深入认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发布时间:2024-06-04 19:31:56 来源: sp20240604

什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怎样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由长安街读书会、张斗伟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出版社),用49篇中国顶尖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交出了一篇逐层深入、紧扣主题的答案,提供了一幅全面而深刻的思想路线图。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在第一部分“文明起源”中,以王蒙的一篇文章提纲挈领,指出五四运动激活了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在党的建设中得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卢新宁、蒙曼表达了对汉语、汉字的热爱,王巍与张永新分别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而陈来与姚洋则从儒学的现代性发展以及“化家为国”的现代制度雏形为我们道出了古今之用等。

第二部分为“文明特性”,主要论述“我们是怎样的文明”这一问题。叶小文、陈晋、邢广程、黄平、辛向阳共同为我们讲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以及连续性。李君如、李忠杰、王杰辨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复兴的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邓茂生展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王炳林赞颂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沈壮海发出了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呼吁。周文彰、邬书林、聂震宁分别指出了中华诗词、中华典籍以及全民阅读的重要性等。

接下来的“文明互鉴”部分展示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整体图景。柳斌杰、张维为、张树庭指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性,分析了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途径与方法。李慎明、江和平认为,中华文明具有胸怀天下的包容性,与世界文明真诚对话、合作共赢。周力、韩庆祥、徐步、王帆、王丕君则共同描绘出一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画卷,辨析了“和而不同”的中华文明观与西方文明中心论,指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文明和谐共存注入了信心与力量等。

最后的“文明发展”部分探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路线,作出了美好展望。谢春涛、王伟光、姜辉指出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朱永新、林毅夫、顾海良、逄锦聚从社会文明、经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角度论述了中华文明复兴与崛起的不同面向。黄一兵、刘守英、戴木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康震、耿识博呼吁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守护民族的“根”与“魂”等。

阅读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认知中华文明,认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深厚渊源,以辩证的思考方式找准个人与集体在时代与世界中的位置,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与实践中获得拨云见日、砥砺前行的力量。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4年05月10日 07版)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

Fatal error: 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getusernamenew() in E:\eoffice\webroot\general\charge\charge_list\do_excel.php on line 6